close
鴻海作為全球最大代工廠,品牌是一條想
走又不敢走的路。蘋果的iPhone明明有不少專利是跟鴻海共同研發,但鴻海生產iPhone每支只能拿到4.5美元,賺的是辛苦錢;蘋果則是因為品牌附加價值,16GB的iPhone 6S可賣到749美元,中間暴利可想而知。
工商時報【康文
柔】
台灣人對日系品牌情有獨鍾的,仁寶近年接手東芝(Toshiba)電視工廠,掛東芝的品牌在北美、歐洲銷售電視。夏普的家電在日本、台灣都享有盛名,郭台銘拿到夏普的品牌價值,可望打通代工廠到市場的最後一哩路,尤其對未來發展智慧家電很有幫助。
鴻海不是沒有嘗試過品牌之路,2012年底鴻海與夏普合作,在台
灣銷售智慧手機,雖然對外說是合作,
但與「借牌上市」只有很小差距。
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苦追
夏普4年,即便有高層主管提醒買太貴恐升高財務風險,但郭董還是一語定江山,要就是要!外界解讀鴻海圖的是夏普面板技術,但恐怕還有2個藏得更深的原因讓郭台銘難以割捨,第一是夏普的品牌價值、
第二是國族榮耀。
另一個「非買夏普不可」的原因,或許是在情感層面上。郭台銘白手起家做到「代工皇帝」,稱得上是台灣之光。他自己也始終有股愛國情操。4年前股東會上談到鴻夏戀,郭台銘曾真情流露地說,過去台灣都是幫日本代工,很長時間讓日本人瞧不起,如今台灣人不但與日本人平起平坐,他竟然還能入主夏普百年企業,這在以前幾乎是難以想像的事情。而這一席話,也透露他想榮耀國家的用心。
6664B8DCCC75D25F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